首页 > 常识 >

秦灭赵之战有多惨烈(秦灭赵之战,为何秦国用了十四年时间,才完全攻灭了赵国呢?)

时间:2024-09-28 10:38:56

秦灭赵之战,为何秦国用了十四年时间,才完全攻灭了赵国呢?想象一下,历经14载征战硝烟的大秦国,最终如何一步步攻灭了赵国这只"铁桶阵"。这段悲壮的历史见证了一个沧桑巨变的时代,一股浓重硝烟味在战火纷飞中渐渐散去,大一统的春天终于来临。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趟血腥残酷却又催人奋进的征程!

得承认赵国那会儿确实牛,建国之初就在武灵王的带领下搞了次大手术,全面推行"胡服骑射",把国家彻底军国化改造,从此赵国就成了个彪悍的骑兵强国。后来更是打遍黄沙百战归来,一口气把林胡王和中山国都攻陷了,直接坐稳了北方超级大国的宝座。

秦国要是想攻下赵国,那可就费老啦劲了。当时山西这块除了秦国,就属赵国实力最雄厚,两国那叫一个斗狠,前前后后打了不下五回合。秦昭襄王年间就打啥华阳之战、阏与之战,后来还有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就这么被秦始皇老祖宗白起那老小子一锅端了,惨绝人寰啊!

不过赵国还是命太硬,虽然元气大伤,但好歹捱过来了,二十年功夫又彻底重振雄风,老子气恼啥啊,一看秦国把魏燕韩都一锅端了,就巴不得趁热打铁再和秦一决高下呢!对啊,当年的秦赵干仗, 那叫一个你死我活硬拼到底,可把两国百姓折腾惨了。

你瞧,秦国在公元前236年一上来就丫的乱着呗,三路大军从西南北三面就把赵国狂砸,那边赵国的将军李牧也不是吃素的,在宜安肥下和番吾可是好好教训了秦军一顿,把桓齮他们赶出了赵国的腹地。这一打就是三四年,秦军损失太大,最后只好把主攻方向转向了韩国。

眼见机会来了,老子赵国当然紧赶慢赶想要把秦国连根拔起。可惜啊,接下来就遇上了大旱灾,大半国民就这么饿殍遍野,这可把赵国给制住了。哪里还有余力和秦军硬拼?正是这会儿,秦始皇亲自统帅大军,一举把赵都邯郸城给围了个密不透风。

虽说赵王迁和名将李牧被俘,但赵国一门心思就是不臣服,公子嘉带着残余势力竟然逃到了边远的代地,那里可是李牧手下一把好手。结果秦军前去剿匪,竟然被那位"代王"李牧手下的杀手锏,名震华夏的廉颇将军死命顽抗,足足拖延了六年啊!

直到公元前222年,秦军才终于攻下了代地,俘虏了倔强的代王公子嘉,赵国这才算是彻底覆灭。可以说,秦国前后用了14载时光,浴血奋战数次,才勉强拿下了这只赵国"铁桶阵"。

我敢拍着胸脯说,若非赵国最终遭遇大饥荒这"塌方式"变故,秦军想要如此迅速攻陷赵国邯郸,那绝对是痴人说梦话。归根结底,赵国作为当时名列前茅的强国,其国力军力的确是硬梆梆的,加上有一众人才辈出,用兵如神的大将坐镇,这绝对是秦国最难啃的一个"硬骨头"。

毕竟前车之鉴也给了秦国足够的教训,上一次是魏灭赵时,魏国纵兵四出,直接导致赵国一落后就迅速崩溃。可一旦赵国借机卷土重来,反扑就很猛烈了,后来赵国就把当时名噪一时的魏国给彻底扫荡了。所以秦国对付赵国这种顽强敌手,自然得格外小心谨慎,因循守旧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就是秦国艰难征服赵国的前因后果啦。其中折射出来的不仅是秦赵两国数百年恩怨情仇,更能窥见一个夕阳西下、新秩序重塑的时代转折。历史波澜壮阔,岁月孕育着无数辉煌,而暮气沉沉的战火硝烟中,却也透射出一丝丝新生的希望。

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赵国再强大,终归也难逃被灭的命运。但正所谓"尺蠖之屈,终不能以绳蠖之直"啊!残酷的史实只能见证一个事实的存在,却不能否定另一个事实曾经的辉煌。身处战国大融合的黎明,或许我们更应当去欣赏那些战火洗礼过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