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离离原上草全诗的诗名叫什么(白居易最美送别诗,给“草”的送别诗)

时间:2024-09-12 09:22:08

导读:白居易最美送别诗,成名作《赋得古原草送别》,给"草"的送别诗,其中诗名中的赋得是什么意思?

都说如果唐代没有李白和杜甫,那唐代的诗坛便以白居易为首。很多人将白居易与李白、杜甫并称了唐代三大诗人。

白居易有"诗王"和"诗魔"之称,而大多数人对白居易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来源于《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当然还有那流传千古的"离离原上草"。

说到"离离原上草",甚至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却不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特别是这首诗的诗名,可能跟多人还以为就是"离离原上草"呢?

白居易的成名作《赋得古草原送别》

其实这首诗的诗名为《赋得古草原送别》,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787年,那一年白居易16岁。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首诗竟然还是白居易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命题作文"。

这首诗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年,那一年白居易参加应试。按照当时的科举制度,诗是必考项目,而且应试的诗必须是五言符合格律的诗,特别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

而凡是应试诗,其诗名必须加上"赋得"二字,以限定的诗题,作法与咏物相类,须缴清题意,起承转合要分明,对仗要工整,才能称的上是得体的。先来看看这首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原上的野草,来抒发送别友人依依不舍之情,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首诗又像是一曲野草颂,歌颂野草生命力之强,无论什么样的生存环境都能生生不息。白居易凭借这首诗一举成名,而这首诗也成为了流传千古的经典。

将命题作文写成千古绝唱

命题作文一般都比较难写,更不要说有诸多格律要求的应试诗了,但白居易却凭借自己的才华,硬生生把一首应试诗写成了千古绝唱。可见白居易确实是诗中天才,可别忘了那时候的白居易才16岁。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这首诗的艺术造诣之高。其实由草而写道别情,在楚辞中便有了,《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样的句子,而白居易的前辈王维,也在《山中送别》中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样的句子。

前人有过这样的写法,白居易再来化用,其实难度更大,一招不慎便会被视为抄袭,而且必须写出新意,如若一点新意没有,将会贻笑大方。但古草原上的一颗小野草,要联系上送别,还要写出新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而白居易巧妙地将草木的枯荣交替,作为他的着笔点,草木一年年枯荣交替,不管经历多少春夏秋冬始终不变。白居易看似平平淡淡的描述,却是写出了古草原的生命规律,不可谓不巧妙。

而白居易描写的重点在于"荣",而不是"枯"。他这样的安排便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做了铺垫。

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是朴实无华的句子,又是大自然、古草原的生命规律。可以说白居易这首诗与其说是送别,不如说是通过客观的自然规律,来歌颂人在逆境中不甘颓废,顽强拼命博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而写完草之后,白居易在诗的最后,用"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来点题,白居易借"王孙"二字来代指他的朋友。虽然对友人的别离依依不舍,但通过对野草"一岁一枯荣"这样的客观规律的描写。白居易表达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规律。

虽然说多情自古伤离别,虽然说与友人离别心中不舍,却也必须接受,这便是人生,人生总会遇到一些你不想发生的事情,但他发生了,只能欣然接受。

结语

《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措辞自然一气呵成,没有那些刻意雕琢的词句,但却工整流畅。白居易将科考的命题作诗,写得如此贴近生活,写的字字含真情,句句有余味,却又不失人生的哲理和白居易对人生的领悟。

虽然这是一首"赋得体"应试诗,却一点也不会影响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挥手间的离别,总会让人感伤,总会让人失落,千百年来都是如此。但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规律"。可以伤、可以悲,却不能"入戏太深"。离别之后,定会有重逢,哪怕是角色变了,野火燃烧的那棵小草已化作灰烬,但明年春天,还是那个地方,又会有新的绿芽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