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节是什么节(二月二,中和节:现在还有人过这个节日吗?)
民间提起农历“二月二”,下一句接的往往是“龙抬头”,比喻过了此日,龙王爷开始活动,雨水逐渐增多,人们开始下田耕种。
“二月二”是个很特殊的称呼,既不是节气,也不是节日,但民间“口耳相传”始终牢牢记得这个时间点,这有什么讲究吗?难道只是因为雨水多?但南方冬春时节一直很湿润啊,不应该啊。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后才发现,历史上在农历二月初二还真有一个节日,名叫“中和节”。曾经流行数百年,民间庆祝习俗仪式极广,或许这就是大江南北广泛拥有民间记忆的原因所在。
其他节日大多是民俗生活中产生的,而“中和节”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帝提议设立的节日。
中和节,兴盛于唐代,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最初是定在农历二月初一,发明人就是当时在位的唐德宗李适本人。
《旧唐书》记载,唐德宗诏告天下,设立“中和节”:
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
除了放假一天,他非常重视自己发明的这个节日,专门请四朝元老、名动天下的传奇宰相李泌(就是那个平定安史之乱的李泌)设计了礼仪来纪念这个节日。
官方的礼仪,是要所有中央朝廷的公职人员“进农书、献农种、穿春服”,表达“劝农重本”的象征意义,同时君臣设宴玩乐,饮酒、作诗、投壶、跳舞,玩得不亦乐乎!觥筹交错、酒酣耳热之际,皇帝还要当众赐予大臣们“尺子”,寓意深远,勉励为臣者要善于统筹权衡,像一把度量衡的尺子一样,有尺有度,公平公正,秉公执法。
民间习俗则简单一些,人们用青色的布袋装上百谷、瓜果的种子,互相赠送,号称为“献生子”,同时还会在家制作形似小鸡的“太阳糕”作供品,祭祀太阳神。集市上商品琳琅满目,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唐德宗还写了一首诗赞美这个节日:
肇兹中和节,式庆天地春。欢酣朝野同,生德区宇均。
在皇帝带头、官方倡导的浓烈氛围中,中和节达到了极盛。尽管随着时代变迁,中和节已经不复存在,但余韵流长,至今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仍有纪念“二月二”的残留。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唐德宗要设立这么个看上去以吃喝玩乐为主题的节日呢?
我的答案是:李适是为了形式主义,搞心理上的新起点。
这个答案,耐人寻味,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寻找了。
唐德宗李适(kuo,四声),在位二十六年(公元779年到805年),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大唐王朝正处于高光时刻,天宝年间的繁花似锦,照耀着富丽堂皇的长安不夜城。然而好景不长,李适14岁那年,忽然一夜之间,王朝崩塌如风雨飘摇,正是“安史之乱”爆发,把整个盛唐的风光都抹除了。
同时抹掉的,还有李适那曾经温暖美好的少年记忆。
在李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李适跟着父亲李豫东奔西跑。爷爷唐肃宗李亨在北上灵武即位后,即刻任命李豫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李适在追随父亲征伐的道路上,学得了一身好本领,文韬武略无所不能,四处带兵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
等李豫登上皇位以后,安史之乱仍然没有完全平定,李豫效仿先帝,继续册封了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继续率军平叛。
与传统印象中的皇太子不同,李适是真的厉害,有谋略、有能力、有战功。公元763年,伴随着安史叛军接连内乱,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李适因功劳大被拜封为尚书令。
别小瞧这个尚书令,此职务自从李世民当年担任过以后,直到唐朝灭亡,也只有李适当过。李适因战略指挥出色,与郭子仪、李光弼等人配合得当,一共被褒奖以图形入“凌烟阁”,成为李唐王朝中兴的肱骨之才。
整个唐朝,作为功臣身份封入凌烟阁的李氏皇族,仅此一位,唐德宗李适。
到公元779年,唐代宗病逝。已经担任15年太子的李适登基为帝,此时李适年纪已到38岁,再加上平叛中建立下来的巨大声望和功劳,朝中无人质疑。李适也以“中兴唐朝”为己任,任用贤才,严禁宦官干政,将郭子仪、李怀光等人的兵权逐一收回,带头节俭度日,生日时停止各地朝贡,诏免困厄之地田赋,整个朝廷显示出新君登基有所作为的崭新气象。
不知不觉,时间过了四年。
此时的长安,突然遭遇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危机,史称“泾原兵变”。
公元783年,由于朝廷不同意地方节度使“子袭父位”,引发朱泚、李忠臣、李怀光、朱滔四位节度使联合兵变,泾原镇士兵攻入长安,仓皇之际德宗李适只好出逃到陕西乾县一带,被叛军险些包围。
危难时刻,李适平时宠信的禁军神策军将领居然连护驾的兵马都凑不齐,宰相卢杞等翻墙逃走,反而是他一向排斥的窦文场、霍仙鸣等百余名宦官簇拥着他跑出了长安。
靠着浑瑊坚守,以及李晟的及时救援,唐德宗等才得以重回长安,结束兵乱。
但从此,深受刺激的李适不再信任手下文臣武将,专宠宦官。
786年到796年这十年间,唐德宗李适把禁卫军神策军一分为二,将左右厢卫大将军改为左右神策监军,由宦官担任此职务。
同时在各地藩镇设立监军,专门置印信,直接授命宦官充任各地监军,很大程度提高了宦官地位,间接也巩固了地方藩镇的实力。
设立“中和节”的背景,就发生在平定“泾原兵变”后不久,恰恰是唐德宗李适改变态度专宠宦官、推行监军制度成功、中央朝廷和地方藩镇关系相对缓和的时期。
此时四十七岁的李适,心情大好,天下暂时相安无事,朝中军队都掌控在自己信得过的监军手里,藩镇面上俯首称臣,他自认为从安史之乱到泾原兵变,自己都已搞定,大唐的辉煌即将到来,接下来只要君臣一心,搞好王朝的建设即可。
新局面需要新气象,新气象需要新的形式来加强记忆。这也是作为一把手经常喜欢搞的形式主义,“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苦思良久,他决定从下属和广大民众最容易接受的节日入手,于是他召见了四朝元老李泌,和他交流了想法。
正月已有春节,三月有上巳、寒食,再往后有清明。唯独二月没有节日,百官此时都有空,可否动动脑筋?
李泌才思敏捷,很快提出了建议:以往每个月月末一天“晦日”,惯例是放假出游宴饮,不如顺延一天,取消晦日,二月初一改为新纪念的节日,恰好满足了君王的心思,也顺应了已有的传统。
唐德宗李适一听,大为满意,于是在789年贞元五年下诏,设立中和节。此名取自于《礼记·中庸》,乃是引经据典,“象中和之容,作中和之舞”,喜怒哀乐的情感未曾发时叫“中”,若情感发出来,但没有偏颇,很中肯,叫“和”。人的道德修养能够达到中和,就是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天地万物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这恰恰就是李适想要表达的政治隐喻:君臣相安,共商国是。这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夸赞,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和粉饰。
宋朝依旧按照唐朝风俗,中和节组织各类重农事的活动,皇帝也会亲自带头耕田,文武百官依旧着新衣进农书。
只不过元朝以后,初一不得作为节日,官方不再举行庆典,节日被取消了,但唐俗沿袭已久,民间庆祝自发地推后一天到二月初二,就演变成了今天的“二月二”。
唐德宗极力想做个至圣至明的天子,但谁能想到呢?实际效果却恰恰相反,他后期的转变,不仅没有“中和”,却因为宠信宦官,把李唐王朝推向了更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