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旅游景区景点(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
花果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境南云台山中麓,唐宋时称苍梧山,亦称青峰顶,为云台山脉的主峰,是江苏诸山的最高峰。花果山层峦叠嶂136峰,花果山主峰是玉女峰,海拔624.4米。

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美誉的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花果山与《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孙悟空降生地的娲遗石,栖身之水帘洞。

花果山主要景点有玉女峰、水帘洞、南天门、十八盘、九龙桥、三元宫、玉皇阁、七十二洞、怪石园、毛公碑、阿育王塔、孔雀沟、东磊、延福观等共计136处。但游客有精力去游玩的景点不会超过20处。通常先坐游览车去山顶,从玉女峰开始游览,然后慢慢地步行下山,沿途不断地寻找各个景点,最后在九龙桥附近乘游览车下山。
花果山山门
花果山山门是由四只石雕雄狮把守,体现了花果山的特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广场四周这些石猴,是花果山的迎宾猴,原数108只,暗寓36天罡、72地煞之数。山门背面的匾额上书写的“东胜神州”这四个字。

玉女峰
玉女峰是花果山主峰,也是江苏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海拔624.4米,江苏省最高峰。《云台补遗》云:“双峰耸立,东曰‘清风’,西曰‘玉女’,为云台主峰。”玉女是《西游记》所描绘的天宫里的人物,曾为情爱下凡;第三十回还说花果山“上连玉女洗头盆”。如今在山南东磊,可看到关于玉女洗头盆的遗迹和石刻。



花果山玉女峰茂盛的树林中,生活着300多只猕猴。具有野性的猕猴在夏日的花果山上繁衍生息,它们成为一道有趣的景观。

迎曙亭
据《云台补遗》记载,唐建“望日楼”,后倒塌。明万历年间,在原址建“海曙楼”。清道光十三年,陶澍捐资重修,亲题“海曙楼”于门额,撰并书联于门侧:“曙色正平分,听万籁无声,已觉人来天上;楼光开四面,看一轮初上,始知身在日边”。1986年,在海曙楼遗址,修建了“迎曙亭”,这是现今中国最大的全石结构的亭子。


玉皇阁
玉皇阁原为玉皇宫,道教宫观,石匾仍在。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之前,已是三元宫建筑群中最高的庙宇建筑。它与前殿、大殿、团圆宫一样,皆依山而建,在一条子午线上。1992年在原址建玉皇阁,是一座接近花果山极顶、高24米的三层六角亭阁,常被霞光云雾缠绕。立于玉皇宫上,可俯视水帘洞、三元宫、南天门、孔雀沟。


水帘洞
水帘洞是花果山上具有代表性的景点。这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水帘洞的原型。早在《西游记》成书之前,水帘洞已名闻遐迩。在明代的一些游记和各类方志文献中已有详尽生动的描述。洞门前,有明代的“高山流水”题刻,还有“神泉普润”、“灵泉”等勒石。《西游记》所写:“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七十二洞
花果山上洞穴特多,总称“七十二洞”,是若干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形成的奇观。除了海天洞,著名的还有二仙洞、万佛洞、朝阳洞、啸云洞、华严洞、莲花洞等。《西游记》第三回,描写花果山间的七十二洞妖魔,尽皆归顺猴王,并在花果山保卫战中充当先锋。

猴苑
海州的早期文献,有猴属的记录,但明清以来的方志里,猴子没有了踪影。此大概是《西游记》中猴家族被孙悟空从生死簿里一笔勾去的故事原型吧。花果山的猴子,依然保持着野生状态,自行觅食、繁衍。尤其重要的是,这里存在一个健全的猴王国。

三元宫
三元宫处于花果山三元宫建筑群的中心,雕梁画栋,殿宇森罗。据载,它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扩建于明,后又多次修葺于清,形成以海宁禅寺为主体的庙宇群。当今的山门和“敕赐护国三元宫”门额,是明代遗物。三元宫正门右面那棵古柏,是宋代留存。院内的两棵银杏树有一千一百多年。

大圣佛
大圣佛是在自然石的基础上,凿刻而成的孙大圣头像,供孙大圣的信仰者祭祀。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回真经,功德圆满,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地位已远远高于观音菩萨。斗战胜佛,顾名思义是好斗善斗,而且是凡斗必胜。

八戒石
从远处山腰眺望一线天,八戒石像一个戴着僧帽的老猪在绿树丛中呼呼大睡。一线天下面是花果山山名摩崖石刻。这里还有天然碑、砚石等景观。沿小路前进可至墨香小径,里面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刻在天然石块上;还可至怪石园,看千奇百怪与《西游记》有关的象形石。

遥镇洪流
清康熙大帝,对云台山镇淮入海的气度,大为赞叹。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下江南返京途中,特地派他的贴身太监五哥来云台山进庙上香,并将他手书的匾额“遥镇洪流”赐给三元宫。当时云台山尚未与大陆相连,还屹立于碧海之中,后因黄河改道造成的淤积,渐与陆地相接。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建于明代,塔建成不久后倒塌。到20世纪80年代,原塔基平台重见天日。经开掘塔心石室,发现有鎏金铜像及大批古钱币。现今的塔仿南唐风格,于1995年重建。塔体石雕,实心,长柄铃型,高12.77米,九级八面。塔身周围有石雕佛像64尊,玲珑精致。

飞来石
飞来石又叫观日峰。传说是孙悟空出生时炸裂的那一半石卵飞落于此。远处闪闪发光的是一方方盐田,越过盐田便是万顷碧海。

唐僧崖
唐僧崖,又叫“大佛崖”,是由片麻岩石风化而成的一堵高达数十米的峭壁陡崖。在三元宫停车场东望,即可见唐僧和孙悟空师徒俩立在崖上的形象:唐僧两耳垂肩,佛眼微闭,背稍躬,好像正在肃目修行;右旁一天然石猴,似乎在与唐僧耳语。由于崖壁纹理复杂多彩,近观还可以看到许多奇景点缀其间,有师徒对话、舍身饲虎、独角鬼王等,所以有人又把它叫作“万佛崖”。

一线天
八戒石的出口也就是耳朵缝,是花果山又一景点叫一线天。它由两块巨石交其首而离其身,可容十几人站立。在一线天中,仰首上望,天成一线。气势之大,石壁之峭,都是国内其他景区的一线天无法比拟的。在一线天里钻洞,道路回环,处处相通,只听人语声,不见人踪迹,盛夏如秋,凉风自来。

南天门
南天门在竹节岭之上、风门口之东,背倚峻岭,形势险要,居高临下,与玉皇阁、三元宫遥遥相对。在《西游记》中,南天门是玉皇大帝灵霄宝殿的外大门,孙悟空出入天庭,大闹天宫,皆是从南天门作为“突破口”的。南天门南边,还有一块八角形的青石台,传说是托塔李天王的点将台,当年十万天兵天将奉命下界来捉拿孙悟空,托塔李天王曾在这里布兵遣将。

九龙桥
九龙桥是因为山上有九条山涧像九条舞动着的龙,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桥下而得名。那时候百姓都相信龙是神,一些香客就在此桥小憩一刻,来沾一点龙的寿气,再进山求佛,保全家万事平安,因此九龙桥又叫万寿桥。传说花果山上原来有十条龙,九条龙在山里面住着,为了防止外族侵犯,便派了一条本事最大的秃龙到东面的山头守卫。今山东庄还有秃龙山,那龙山上还有两个对穿的山泉就是传说中的龙耳。可以在桥上往南望,那远处的村庄便是山东庄。九龙桥畔有一棵千年老银杏,粗大的枝桠已经挤进了桥身,桥上桥下布满树荫。

十八盘
十八盘是由仙人桥沿竹节岭登山,有349级的18组阶梯。十八盘为游人步行登山的要道。前人依山势坡陡、起伏程度之别,以板石铺砌,筑台阶十八组,每组三五级、七八级不等,相距远近各异,全长约半华里。

花果山的风景是美的,《西游记》更是为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但是据说全国各地居然有二十多处花果山,不少地方都宣称自己的花果山是《西游记》里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