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南阳抗战记忆|宛属平津同学会 抗日烽火中的青春力量

时间:2025-07-28 08:23:00

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

“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纪念牌

在抗日战争时期,南阳大地上活跃着很多中国共产党的外围团体,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群众性抗日救亡活动,在南阳人民抗日斗争的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史料、文献中,就记载了1937年成立的宛属平津同学会这样一个组织,作为党的外围团体,胜利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对当时的抗日救亡活动起到了宣传、发动作用,而且锻炼成就了一批党员,为抗战后南阳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区新华东路新华苑酒店院内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旧址原为一座清代重建的文庙,如今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1日,宛城区委、区政府在旧址门前悬挂“宛属平津同学会旧址”纪念牌。记者踏访旧址,只见在绿树翠竹的掩映下,面阔5间、进深3间、青砖厚壁的古建筑静立其间。深棕色的木门窗镌刻着岁月纹理,精致的雕花格棂透出古朴雅致。灰色瓦顶层层叠覆,飞檐如翼轻扬,斗拱檐木交错层叠,斑驳的木构与厚重的砖墙沉淀时光,在蓝天白云下凝成庄重而宁静的画卷,仿佛诉说着那一段烽火岁月中的故事。

1937年,宛属在北平、天津一带旅读的同学,在北平、天津沦陷前后,辗转流浪,陆续返回了南阳,并纷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地下党员郭以青、袁宝华等召集成立了宛属平津同学会,在南阳地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宛属平津同学会成立后,在瓦店、赊旗、石桥等地以及唐河县城、源潭、新野、邓县等处设立了分会或工作小组,从而使南阳一带的救亡运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宛属平津同学会的影响和支持下,“南阳妇女抗敌后援会”“民族解放先锋队”“南阳青年话剧团”等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先后建立起来,形成联动效应,一时间,南阳抗日救亡活动十分活跃。

宛属平津同学会利用组织青年的优势,创办《炮火》周刊和《炮火》墙报,在一个时期内成为阵地宣传的有力形式。宛属平津同学会、南阳妇女抗敌后援会等组织的成员还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歌曲教唱活动,成员深入各学校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歌曲,通过抗日救亡歌曲的教唱,动员广大青年学生,使他们踊跃走进抗日救亡行列。

1937年底,宛属平津同学会成立了“武汉新知书店南阳分店”,传播大量进步书刊,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及毛泽东关于抗战的论述。新知书店的设立,不仅满足了广大进步青年的学习要求,而且起到地下党联络站的作用。

1938年春季开始,南阳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逐渐从集中转入分散,从公开转入地下,向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方面发展。宛属平津同学会成员除少数会员在城内坚持工作,其他分赴各乡镇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并在各地以各种职业作为掩护,广泛组织抗日群众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全媒体记者 周梦 文/图

编辑:辛灵飒 初审:陈丹丹 终审:王笑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