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快补齐县域医疗短板

时间:2025-09-05 08:11:00

与中山一院的合作共建,将推动博罗县人民医院加快创建三甲医院。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在中山一院专家团队协助下,惠东县人民医院首次完成“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术。

受访者供图

在博罗,博罗县人民医院是县域医疗“龙头”。

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在中山一院协助下,惠东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在2021年通过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认证。受访者供图

签约即将满月之际,惠州市惠东县、博罗县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合作共建高水平县域医共体,迎来实质性进展。

日前,来自中山一院的专家陈伟和唐保东,正式被任命为惠东县人民医院院长和博罗县人民医院院长。

这场“国家队”与“地方队”的深度携手,既是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也是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县级综合医院能力提升建设的具体行动。

在中山一院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下,惠东县和博罗县有望尽快实现县域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零”的突破。

南方日报记者 廖钰娴 乌天宇

加快实现县域内三甲医院“零”的突破

推动惠东县人民医院和博罗县人民医院加快创建三甲医院,补齐县域医疗短板,是此次合作共建的核心目标之一。

博罗县和惠东县,是广东县域经济的突出代表。今年7月,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5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成果,博罗县、惠东县上榜2025赛迪“百强县”榜单,分别位列第65名和第100名,成为广东入选的3个县市之一。2024年,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952.24亿元,惠东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8.5亿元。

然而,与其经济地位相比,博罗县和惠东县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不匹配。2024年,惠州市县域内住院率为77%,距离省卫健委提出的“大部分县(市、区)的县域内住院率达85%左右”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此外,在惠东县和博罗县,作为县域医疗“龙头”的县人民医院,仍然只是三级综合医院。

2024年,广东启动实施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万名医师下乡”等工程,推动基层医疗强基固本、优质医疗提质增效,实现全省市域、县域内住院率保持在95%、85%左右的目标。

在2023年9月国家卫健委与广东省签署的《共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战略合作协议》中,更明确提出:“强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巩固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县级医院成效,辐射提升全省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为此,广东把探索高水平医院“一对一”帮扶、三甲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作为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之举。

8月5日,高水平医院帮扶力量落地惠州。惠东县、博罗县人民政府分别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就合作共建惠东县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有关事宜达成共识,共同构建省内高水平县域医共体。

根据协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在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科研教学等方面分别与两个县展开深入合作,共同加快将惠东县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同时还将与博罗县在县域副中心(石湾镇、园洲镇)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筹建新医院,推动惠东县和博罗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省内高水平县域医共体,让惠州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中山一院”水平的医疗服务。

助力打造区域临床专科品牌

中山一院是国内外知名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首批委省共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医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临床诊疗等领域有着雄厚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山一院与惠东县和博罗县的合作,均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中,中山一院与惠东县人民医院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对口支援帮扶关系。在多年协作中,中山一院持续为惠东医疗赋能。2020年起,中山一院又对惠东县人民医院开展了五轮“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推动惠东县人民医院实现医疗服务水平质的飞跃。而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山一院就曾派出医疗队伍到博罗县长宁镇,开展医疗柔性帮扶。

此次合作,是优质医疗资源“顶天”优势与县域健康需求“立地”诉求的精准对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与惠东县和博罗县的合作共建,既是以往柔性合作的迭代升级,更是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提升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新探索。中山一院将联动市、县两级政府,输出高水平医院品牌、管理、模式、技术、人才、文化,借助AI等新兴技术力量,实现远距离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抵达,推动城乡区域医疗资源协调发展。

根据协议,中山一院将遵循“长长板、强强项,补短板、强弱项”原则,通过专家驻点、专科共建、技术平移、管理输出等方式,全力推动惠东县人民医院和博罗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具体而言,中山一院将选派副高以上职称的优秀管理人才及学科带头人赴惠东挂职,全面指导医院管理、医教研、信息化及后勤工作;惠东县人民医院则重点遴选泌尿外科、骨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等8个群众需求迫切的学科,与中山一院对应专科共建联盟或分中心。

根据规划,未来五年内,惠东县人民医院有望新增5—6个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3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并引进培育多名硕博人才。

在博罗,中山一院将以专科联盟建设为重点和主抓手,把博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打造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临床专科品牌。

“本次共建将突破传统帮扶模式,要探索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模式。”肖海鹏表示,中山一院将通过输出管理理念、技术人才与医院文化,不仅为惠东县人民医院和博罗县人民医院“造血”,更推动其全方位能力提升,让帮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百强县经济社会发展,留下带不走的优质医疗人才队伍,成为基层医疗标杆。

■链接

中山一院累计派专家超500人次,帮扶20多个专科

让惠东人

在家门口看好病

“没想到在县医院就能做这么先进的手术!”今年,在惠东县人民医院完成膝关节手术的林女士由衷赞叹。这是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主任盛璞义教授团队协助下,惠东成功实施的全县首例“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帮助林女士彻底告别了困扰两年的腿脚不便之烦恼。

这是两院多年来医疗协作结出的硕果之一。自2003年惠东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中山一院的对口支援医院以来,历经16年常规帮扶、5年“组团式”紧密型帮扶,惠东县人民医院在专科建设、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20余年间,中山一院累计派专家超500人次,帮扶20多个专科;惠东县人民医院亦选送200余人次赴中山一院进修,形成“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帮扶格局,为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专科能力建设上,针对呼吸内科、放射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骨科、乳腺外科等20多个薄弱专科,中山一院的“精准滴灌”成效显著,促使惠东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其中,呼吸内科在专家帮扶下,搭建“肺部结节诊疗中心”,联合多学科为患者提供精准随访管理,于2021年建成呼吸内镜中心,至今完成近2000例支气管镜检查;神经外科突破神经介入技术空白,2020年至今开展相关手术163台,同步掌握小儿颅骨缺损修复、颅内肿瘤切除等新技术;神经内科则加快了卒中中心及卒中团队的建设,于2021年通过了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认证;消化内科内镜诊疗能力大幅提升,检查人次从2020年的9426人次增至2022年的20063人次,三级以上手术量增长超8倍;心血管内科开展的“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技术”达惠州顶级水平。

近年来,随着医疗帮扶不断深化,中山一院通过专家下沉、远程会诊、联合病房等机制,不断帮助惠东县人民医院将优质服务延伸至乡镇卫生院,助力解决群众“看病远、看大病难”问题,逐步实现“人走技术留”的长效帮扶目标。

当前,惠东县进一步深化与中山一院的共建合作,探索基层医疗发展新模式。根据计划,惠东将以专科联盟建设为重点和主抓手,在中山一院指导协助下制定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案,助力新增5—6个惠州市临床重点专科、2—3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支持县域医院全面提升综合能力,力争“十五五”期间建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延伸

博罗县与中山一院

将合作筹建

县域副中心新医院

一所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新医院,即将在博罗县域副中心拔地而起。

根据博罗县人民政府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签订的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共同构建省内高水平县域医共体。此外,中山一院将与博罗县进一步合作,在石湾镇、园洲镇所在的县域副中心,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筹建新医院,新医院将于2026年启动建设,力争2028年投入使用。

近年来,作为“广东省健康县”,博罗全力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内住院率连年提升,2025年一季度达到79.2%,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据悉,在博罗县域副中心医院筹建过程中,中山一院将在规划布局、功能定位等事项方面给予指导,县人民政府在中山一院的协助下加大力度,将新医院快速建设成符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的医院。

博罗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政策支持,在资金、人才、设施配套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并成立高效联动的工作专班,健全协作机制,确保统筹推进合作协议落地见效。此外,博罗将加快筹建具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的县域副中心医院,借助中山一院力量带动县域副中心医疗技术发展,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在合作共建全过程中,博罗县委、县政府将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原则,全力做好各项保障服务,支持高水平县域医共体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合力开创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和县级医疗机构合作共建的样板。

记者了解到,以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为契机,博罗正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在石湾镇、园洲镇加快建设县域副中心,打造成为珠江口东岸创新产业高地、引领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现代化生态智慧城市标杆。

引进名学校建设完全中学和名医院建设三甲医院,是博罗县域副中心近期规划建设的重点。目前,广大附中博罗实验学校已在博罗县域副中心落户,预计今年9月动工,明年9月开学。此次与中山一院签约合作筹建新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也将让县域副中心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水平的医疗服务,进一步推动实现产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