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视障服务 贵阳开启双轨培训|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与视障文化服务综合培训班同步开班
3月19日,由中国盲人协会主办的2025年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培训班及贵州省举办的视障文化服务综合培训班在贵阳同步开班。两天时间里,来自北京、江苏、浙江、广东、贵州等省(市)的16名视障学员以及来自贵州9个市州的盲协干部及骨干40余人,共同学习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助力视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如何向视障人士提供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文化服务。

据了解,2025年盲人信息无障碍督导员培训班由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视障文化咨询服务中心主办,贵州省盲人协会、贵州省图书馆承办,旨在培养一支专业高效的督导队伍,为信息无障碍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培训设有无障碍政策文件要求、移动终端无障碍测试要求、智能导盲用户体验测试、网页和移动端App无障碍检测方法等内容。
全省视障文化服务综合培训班通过探讨视障人士的文化需求,让学员学习如何提供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促进视障群体的文化权益保障。课程包括看见未来——AI将怎样改变我们的工作、科技照亮美好未来——Vivo手机的无障碍探索与发展、盲人常用手机App介绍、信息无障碍助力视障文化服务、互联网辅助盲人出行等内容。

培训过后,由中国盲文图书馆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追光——盲人宣讲团”宣讲活动在贵州省图书馆举行。来自国内不同行业的3位优秀视障人士讲述励志故事,让大家深切感受到盲人榜样的力量。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呼吁推动人工智能更广泛地应用于残疾人领域,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为残疾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现场,李庆忠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把信息无障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工信部、中国残联等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标准规范,推动信息无障碍工作。“这些法规政策的落地需要多方努力,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残疾人要主动参与,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使用、体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积极发声,监督法规政策落地。”

此前,中国残联维权部2020-2024年已连续5年举办全国残联系统无障碍督导员视频培训班,累计培训督导员约5000人次。
“为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的专业能力。2025年,我们研究决定支持专门协会举办线下残疾人督导员专项技能提升培训班。”据中国残联维权部权益处处长王芳介绍,与以往5年线上讲座全民参与科普的模式不同,此次培训目标是小而精——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经过专门协会推荐的骨干力量,“希望通过高质量的培训,建立高水平的督导员数据库,把此次参与培训的学员作为支撑我们开展无障碍督导工作的种子选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