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留量” 深圳出实招
2025年第一季度,深圳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旅游成绩单:接待游客4811.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国际旅游收入增幅达30.6%。这一数据背后,既是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深圳带来的流量,也是深圳对外与日俱增的吸引力体现。

▲“甲亢哥”在深圳与游客开心互动。 深圳晚报记者 严文婷 通讯员 黄海峰 摄
就在昨天,深圳召开了加快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圳旅游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制,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深圳旅游发展要将“流量密码”,转为“留量经济”。
全域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延伸出的“时间红利”,与深圳“山海连城+时尚科技”的基因碰撞,催生出强劲旅游吸引力。
今年以来,深圳地铁、机场、口岸等客流量数据屡创新高。人潮川流不息、国内外游客往来频密,带旺深圳文旅,时尚美丽的城市风光、无处不在的科技感、无法抗拒的美食、便利通畅的交通,让深圳“国际范”持续爆棚,深圳稳稳接住这波全球流量,成为国际“过境免签、组团免签旅行”的首选地,屡次上榜国内游热门城市、入境游热门城市等旅游榜单前十。
目前,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游客的“停留时长”和“消费深度”是无法忽视的衡量指标,深圳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会议强调,要挖掘深圳诸多方面资源,打造具有深圳特色和优势的旅游产品,推出更多极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极富吸引力竞争力的观光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此外,还要立志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打造高辨识度城市IP,全域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丝滑”服务造就入境游第一站
深圳要打造入境旅游第一站,那么“丝滑”的入境全流程服务会给游客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深晚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深圳正完善入境旅游综合服务,加快营造世界一流、主客共享的旅游服务环境。
在推动入境旅游便利化方面,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提出加强文旅宣推、解决语言障碍、提升通信服务、优化支付服务等7大方面19条举措,例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文旅场所支付机具布设任务,建设全域支付示范区;推进全市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实现重点文旅场所AI翻译设备和“行李轻松游”服务全覆盖,建设全域国际化、体感无差别、服务全方位的城市服务标杆城市。
深圳也“圈粉”了不少外国友人和网红达人,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坐拥38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就在深圳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旅游直播。在他的镜头下,比亚迪两栖车辆、华为三折叠屏手机、无人机外卖、众擎机器人、无人机编队表演等深圳科技魅力一览无余,“赛博深圳”在国外社交平台广受好评,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深圳旅游观光。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实习编辑 迟浩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