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 看广昌县如何打造红色名片

时间:2025-07-13 00:29:00

(“红莲1+1”宣讲队正在讲红色故事)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杨文超报道:“在广昌保卫战和后续的高虎脑战役中,广昌有2000余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映红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7月12日,罗家堡长征前夕的激战红色教育基地,广昌县“红莲1+1”宣讲队成员揭国柱朴实的语言引发现场听众的共鸣。近年来,广昌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建设为契机,用好红色资源,融合文旅发展,让红色血脉焕发新的生机。

红色是广昌的底色,作为“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的引发地,广昌拥有了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家底”。广昌县地处苏区前哨,素有苏区“北大门”之称。正是这一特殊战略位置,使广昌成为第五次反“围剿”国共双方军事争夺的焦点,无数革命先烈在此浴血奋战。

毛泽东旧居、红一军团指挥部旧址、革命烈士纪念馆……如今,这片红色热土上仍留存着丰富的历史印记:实物遗存的重点长征文物名录22处,1934年至1936年广昌籍参加红军的有名有姓的烈士3315名,还有保存较好的广昌保卫战和高虎脑战役遗址遗迹,以及6个重点红军村。面对如此宝贵的红色资源,如何将其用好,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成为摆在广昌面前的重要课题。

(红军广场 徐国亮摄)

广昌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当地累计投资7100万元,着手打造“中央红军长征故事从这里讲起”的红色名片。例如,修建了集纪念与红色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罗家堡红军广场,罗家堡周边的古建筑“修旧如旧”,被改造为游客服务中心与红色展厅;完成了红九军团指挥部旧址的布展工作;对甘竹老街进行修缮,提升老街外围环境,复原维修老街古建筑;深入挖掘广昌保卫战、反“围剿”等红色题材,打造了课堂教学、现场体验、重走红军路、红色电影党课等一批具有吸引力、更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品牌。如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及各类党建研学的重要基地。

“红色资源是宝贵财富,我们要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广昌县甘竹镇宣传委员曾小丽说,依托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广昌段)的建设,当地积极筹划多元化旅游线路,融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与古色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特色美食和民宿,为游客和旅行团推出一日游、半日游等精品旅游线路。

70多岁的当地群众罗光华也高兴地告诉记者,这些年,红军广场成了游客打卡的热门地,也让甘竹老街重新焕发了生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游览。

漫步于重生的甘竹老街,时光仿佛在石板路上流淌出多重韵律:

(孟戏演出现场 徐国亮摄)

古戏台上,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昌孟戏,演绎者一句唱腔夹一句念白,以其“古代戏曲活化石”的艺术风韵,与现代观众的心跳产生共鸣。

街边,手艺人们正专注地绘制着香扇,他们在扇面上精心勾勒出花草、鸟兽等图案,笔触细腻生动。从开料锯片的木屑纷飞,到穿丝雕花的细腻运刀,每一把香扇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甚至远销至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等地。

老街的写生基地里,支起的画板、打开的颜料,以及坐在屋前石板上全神贯注描绘街景的学生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2024年运营以来,我们已接待30余批次院校师生、1.2万余人次师生前来写生采风。”该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广昌县用心用情,将这片热土打造成一张有温度的“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