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平型关大战突击连”丨锻造敢打必胜的突击利刃

时间:2025-08-25 19:47:00

铁甲怒吼,硝烟正浓。盛夏时节,一场红蓝对抗演练在渤海湾畔打响。担负主攻的第79集团军某旅九连雷霆出击,侦察、诱“敌”、打击、控制,迅速全歼蓝军。前方指挥所连连赞叹道:“猛打猛攻,首冲敌阵,不愧是铁血九连!”

翻开九连的辉煌历史,血战平型关的英勇事迹激荡人心。88年来,连队官兵始终秉承胜战意志,传承弘扬抗战精神,把打赢作为唯一追求,矢志向战突击,用如磐信念续写铁血荣光。

红色火炬燃旺突击之魂

“88年来,连队历经战火硝烟,始终保持着‘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突击精神……”前不久,正在野外驻训的该连指导员,结合连队“突击讲堂”学习活动,组织全连官兵开展了一次特别的专题教育。

活动中,栗新朝将连队的辉煌历史与光荣传统有机融合,创作情景短剧,再现连队革命先辈血战平型关的战斗场面,让大家对连队红色历史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听党指挥、奋斗强军的信念更加坚定。

金戈铁马,血筑丰碑。该连从南昌起义走来,平型关伏击战中,连队不到20分钟歼敌100余人、炸毁汽车20余辆,直至战斗胜利,全连160多名官兵只剩30余人。此后,“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突击精神便成为该连连魂。

多年来,连队始终引导官兵以先辈为榜样,大力发扬抗战突击精神,每逢新兵入营、新干部报到,连队都会在荣誉室开展仪式教育,组织官兵在连旗上签名,高唱连歌,增强英雄传人的光荣感、使命感;每次参加军事演习、执行重大任务,连队都会组织官兵面向“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战旗宣誓,激励大家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发扬“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突击精神。

中士刘鑫刚入伍时各项专业突出,被连队作为比武苗子培养。然而,接连两次代表连队参加装甲专业比武都意外失利,让他备受打击,甚至萌生了退役回家的想法。一次,连队组织全连参观荣誉室,当他再次看到那面血染的战旗,聆听连队先辈们在平型关战斗中的光辉事迹,内心沉寂的烈火被再次点燃。“战旗是前辈们用鲜血染红的,作为英雄传人,我不能给这面战旗抹黑!”

此后,他加班加点背理论、练专业、强技能,一有时间就将自己关在战车里模拟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再次走上比武场,他凭借稳健的发挥,一路碾压对手,斩获全旅装甲专业综合第一名的好成绩,荣立三等功。

赓续红色血脉,激扬胜战豪情。栗新朝介绍,在连队红色血脉的激励下,仅在去年,连队参加3场实兵演习、3场比武考核,次次当尖刀打头阵、回回比武夺魁展风采。近年来,被陆军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54名官兵立功受奖。

拼搏转型打磨突击之刃

北疆初夏,九连参加实兵演练,官兵们密切协同,成功检验多型新装备的训法战法。走下演训场,连长激动地介绍道:“无论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挑战,九连永远值得信任!”

诚然如斯。改革重塑后,连队由摩托化步兵改为装甲步兵,两年时间经历两次大换装。为迅速实现人装结合,连队党支部一班人带头冲锋,全身心扑在新装备训练上,战士们白天钻进战车苦练操作技能,晚上加班加点学习专业知识,人人心中都憋着一股劲,决心让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带着对胜利的渴望,全体官兵争分夺秒研战法、练战术、强技能,先后摸索出“一新二活三勤”和“抽取共同集中训、区分专业重点训、模块组合连贯训”的训练方法,连队很快形成作战能力,并在旅组织创破纪录比武中,一举夺得7个第一、6个第二的好成绩。

驾驭装备的终极目的是打赢未来战争。九连官兵深知,随着未来战争形态不断演变,他们不仅要紧盯装备操作使用,更要瞄准未来战场,加大对战法训法的深入研究。

为此,他们采取自主创新、技术嫁接、信息嵌入等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战训法创新、辅助装备发明等活动,定期进行成果孵化、经验展示、奖励表彰,鼓励官兵立足岗位研究解决提高装备作战效能和保障性能的问题。同时,他们还紧贴未来战场设计今日实战化训练。官兵们在一次次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中,淬砺胜战本领,淬炼打赢硬功。

去年,连队参加中蒙“草原伙伴—2024”陆军联合训练,在蒙古国东戈壁省常年8~10级风沙天气的情况下,利用短短十天时间,创新风沙条件下车载火炮“四快”战法,实现联合实兵演习命中率100%。

“突击,突击,继续突击!”近年来,面对新编制、新装备、新大纲不断更新换代,他们蹚新路、站排头、当表率,攻克新时代打赢征程上的新的“平型关”,连队实现由摩托化到机械化再到合成化的“三级跳”,创新形成“有人+无人”协同打法,圆满完成数十项重大任务。

热血滚烫砥砺突击之勇

猎猎战旗,浸染着平型关的烽火硝烟,更承载着“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永不磨灭的血性基因。这是一支从铁血岁月中走来的英雄连队,血脉里奔涌着“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突击精神。

2023年8月,九连远赴北疆腹地参加实兵演习。首次参加演习的上等兵王荣飞担负指挥所外围警戒任务时,面对蓝军抵近偷袭,不顾生命危险冲到近前,用身躯堵住“引弹而发”的单兵火箭筒口,拼命将火箭筒从对方手中夺了过来。

这电光石火间的“空手夺白刃”,让蓝军目瞪口呆,甩下一句“这个兵简直不要命”,便驱车离去,王荣飞随后奋起直追。最终,在应急分队的接应下,他们截获假扮红军袭扰的蓝军车辆,打破了“敌”偷袭企图。

事后,战友们问他:“当时怎么想的,怕不怕?”王荣飞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憨厚却坚定地说:“没想啥!作为九连的兵,战场上就该这样,见了敌人敢拼,见了枪眼敢堵,见了碉堡敢炸!”

平时训练敢流血,战场杀敌敢拼命。在九连,像王荣飞这样的战士比比皆是。每当战斗号角吹响,他们人人站排头、当先锋,自觉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要求化作“猛打猛攻,首冲敌阵”的实际行动,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别说断一根手指头,就是胳膊断了,我也照样会那么做!”时隔多年,回忆起多年前参加的那场“恶仗”,驾驶员陈希姜的眼神依旧无比坚定。

当时,九连参加实兵演习,陈希姜在通过一处复杂地形时,驾驶舱门被猛地震开,剧烈的震动导致接触点失效,战车上装备瞬间断电,炮长无法射击。

为保证战斗进程不被打断,陈希姜下意识探身伸手去拉沉重的驾驶舱门,不料右手小拇指被生生砸断。可他愣是一声没吭,用一块抹布将血肉模糊的右手缠住,驾车第一个冲入“敌”阵地。

战旗猎猎,血性昭昭,这就是九连的兵!一直以来,一茬茬官兵将挑战极限、突破自我作为熔铸铁血意志的熔炉,把使命荣誉、转型突击作为砥砺胜战本领的动力,始终坚定地向着新的高地发起冲锋,连队战斗力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詹丽红、王立军、王钟卫、位聪聪)

编辑:姚政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