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4年度莆田市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全市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市民政局、市老龄办会同市老龄委相关成员单位编写了《2024年度莆田市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现予发布,供决策研究参考。
莆田市民政局 莆田市老龄办
2025年7月7日
2024年度莆田市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莆田市民政局莆田市老龄办
2024年,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狠抓探索,狠抓部署,狠抓落实,全市老龄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统计资料显示,全市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养老服务品质稳步跃升,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老年健康体系日臻完善,老年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协调互促、良性互动,推动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再上“新台阶”。
一、老年人口基本信息与老龄化发展状况
(一)老年人口基本情况
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667404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11698人,占总人口的 19.4%(略低于全国水平22.0%,全省水平19.96%),比上年同期增加22339人,增长0.609%。
按常住人口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19.2万人,60岁及以上老人64.3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0.14%,较上年提高0.9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22.0%的平均水平。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45.9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38%,较上年提高0.3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5.64%的平均水平。
(二)百岁老人情况

截至2024年7月,2024年莆田市百岁老人达470人,占全市人口万分之一点四七,比上年同期增加74人。其中:其中:男性84人,占 18 %;女性384人,占 82 %。其中秀屿区161人,居全市之首,其次是仙游89人,城厢55人、荔城47人、涵江54人、北岸51人、湄洲岛13人。全市最长寿者是112岁,分别是:林细妹,东峤镇山香村人;许亚兰,东峤镇铁炉村人;许淑英,平海镇平海村人;唐毜胡,平海镇石塘村人。


(三)老龄化发展状况
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老年户籍人口60岁以上持续增长。从2015年末到2024年末户籍人口统计数据看,老年人口总数从505218人增长到711698人,十年间净增206480人,年均增长0.653%,老年人口比例从14.06%提高到19.4%。
二、老龄事业发展情况
(一)老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1.机构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老龄工作体制作出部署,强调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将卫生健康委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门。2024年7月,莆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工作职责划入莆田市民政局,强化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同时,莆田市民政局单设老龄工作科,承担莆田市老龄办的具体工作职责等。并成立莆田市民政局老龄工作领导小组,承担民政牵头的各项老龄业务工作。2024年10月,调整新一届莆田市老龄委成员单位,莆田市老龄委印发《莆田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调整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的通知》,规范老龄工作运行。
2.老龄政策
2024年11月,莆田市民政局联合财政、残联等部门印发《莆田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对购买服务对象、服务标准、服务内容、经费保障及监督管理等作出系统完整规范。
2024 年 11 月,莆田市民政局印发《关于开展“情暖夕阳 敬老爱老”服务 推动智能居家适老化产品消费工作指南》的通知,推进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
(二)养老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1.93万人,较上年度增长5.58万人,增长2.17%;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同步调整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对高龄退休职工实施政策倾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我市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85元,高于省定标准15元。截至2024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为7.39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为3.3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数60.56万人。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最低生活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截至2024年末,全市在册低保老人1.3万人,城乡人均月低保保障标准达到820元;全市有2905人老年人纳入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将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社会救助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做好老年人福利保障,2024年全市发放高龄津贴49318人次,发放金额2296.446万元;为71638位老年人购买了银龄安康险,投入金额143.276万元。
(三)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含未运营)70家,养老机构床位8529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64.32%。公建公营养老机构1家,床位200张;民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69家,床位8329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占总机构床位的97.66%。累计建成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72家,覆盖所有的中心乡镇和街道。全市建成农村幸福院600所,被评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家。
(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医养结合深入发展。截至2024年末,全市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8家,其中设立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4家,开展养老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4家;全市共有34家养老机构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优化,截至2024年末,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813个,家庭医生2166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38.22万人,签约率94.51%,建立健康档案的65岁以上老年人40.43万人,开展老年人体检32.24万人次,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人数达 32.19万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79.62%。

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城厢区、秀屿区作为医养结合服务项目试点县区完成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2.8万余人。老年预防保健行动扎实开展,2024年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作为老年人营养改善行动试点县区共开展“三进”营养科普活动50余次,惠及1.2万余老年人;荔城区、涵江区、北岸作为老年人痴呆防治促进行动试点县区累计完成痴呆初筛总人数为1.23万人。北岸管委会忠门镇秀华村居委会作为第五批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启动单位,完成120余位老年人认知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工作。福建省老年健康宣传周莆田主场活动丰富多彩,现场开展文艺表演、健康义诊、健康教育、防诈宣传等宣传活动。据统计,现场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12000余份,接诊300余人次,健康知识和政策咨询500余人次。
(五)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深入推进
积极开展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2024年全市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47个小区10046户,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推进无障碍出行环境建设,打造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车线路 3 条,新增及更新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公共汽电车166辆,完成公交站适老化改造8个,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便利。2024年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21户;2024年实施60周岁以上老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428位。
大力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2024年“夕阳风采 艺韵莆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莆田市第三届老年人文艺比赛在莆仙大剧院举行。2024年福建省老年健康宣传周主场活动在莆田市城厢区妈祖研究院文化馆广场举办,活动的主题是“维护听力健康,乐享幸福晚年”。2024年开展“情暖夕阳 敬老爱老”智能居家适老化产品消费专项活动,全市共为60周岁以上6232个老年人开展适老消费服务,政府补贴2000多万元,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全市注册登记的老年志愿者累计达3965人。
做好老年优待工作。2024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乘坐中心城区公交车刷卡 5437 万人次。落实执行政府指导价的公园、景点免收门票等优待政策。
(六)老年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老年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截至2024年末,全市公共图书馆5家,公共文化馆(艺术馆)6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4个,全市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推出健康(运动、卫生)类广播电视栏目2个,其中推出61期《你好健康》广播栏目,推出853期《健康生活》电视栏目,此外开设了《名医话健康》《健康有约 医路同行》《健康提示》等3个健康主题专栏。
老年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指导和推动市县(区)老年大学在老年人基数大的社区开设 17 个延伸教学点;全市各级老年大学6所,全年在校学员2.6万人次(含分校0.1万人次,教学点0.5万人次)。
老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有基层老体协组织8个(具区老体协7个、市直分会1个),健身辅导站 295个、健身辅导员 3568 人;有老年人健身活动中心(室)1223个、30人以上的纳凉点 505 个、老年体育活动场地 912个,其中有门球场 32个,地掷球场12个,气排球场130个,柔力球场27个,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23.1万人,老年人体育健身场地人均面积达到1.12平方米,创编、推广、普及老年人喜爱的体育健身项目达到20项。2024年参加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数达2.3万人次。
(七)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1.老年人权益维护成效明显
全市县区以上老年人法律援助站(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6个,54个乡镇(街道)设有法律援助站,973个村(居)设立法律援助联络员,形成了以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社会团体、乡镇(街道)法律援助站积极参与,上下一致,纵横协调的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服务网络。2024年老年人获得法律援助案件151件。2024年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案件中,涉老年人人民调解案件126件。
严厉打击养老领域涉老诈骗犯罪。2024年全市公安机关破养老诈骗案件8起,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反养老诈骗宣传,共群发宣传短信74.5万条,发放宣传单4.6万余份,宣传横幅及LED标语960条,媒体刊文23篇,现场宣传活动185场。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老年用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提升老年用品质量水平。2024年流通领域产品质量抽检涉及老年食品肉制品抽检123批次,合格123批次;乳制品抽检 149批次,合格149批次;豆制品抽检134批次,合格133批次;蛋制品抽检 23批次,合格23批次;食糖抽检 43批次,合格 43批次;蜂制品抽检13批次,合格13批次。
2.老年友好型社区积极创建
积极探索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全市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仙游县榜头镇溪尾社区、仙游县榜头镇望厝社区、涵江区涵西街道办苍林社区、秀屿区笏石街道办笏石社区。城厢区龙桥街道办兴安社区、涵江区江口镇东大村获得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示范单位。
3.老年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改善老年人就医环境。至2024年底,全市 74家医疗机构创建成为福建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占比达 90.24%。推动老年医学科建设。全市有12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提供诊疗、康复、护理、用药指导等“一站式”的老年专科门诊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市2家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护士70人,项目累计服务709人次,拓展服务内涵,丰富服务方式,对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规律、康复锻炼、用药、自我保健等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与指导,大力发挥护理服务的作用和功能。
注释:老龄化率的计算公式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量/户籍总人口数量×100%。
附件1:莆田市2024年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情况.docx
附件2:莆田市2015年—2024年户籍老年人口增长情况.docx
附件3:莆田市2024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docx
附件4:莆田市2024年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情况.docx
附件5:莆田市2024年老年教育、体育事业基本情况.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