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从“一季报”看广东发展的“稳”与“新”
昨日,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25.51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当前,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广东今年一季度拿出这样一份成绩单,殊为不易。从工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到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再到以旧换新政策撬动消费……在广东“一季报”中,不难读出“稳”与“新”这两个关键词。

137届广交会各个展区人潮涌动
“稳”,在外贸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看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2.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规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举例而言,本届广交会依然万商云集、人气爆棚,这正是广东外贸“稳”字当头的最佳例证。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与外国参展商握手
“新”,可从供需两端的新气象观之。看生产,新动能产业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5.3%,跑出加速度;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等产量均有两位数增长。看需求,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明显,相关商品销售较快增长;同时,交通、信息、租赁及文体等服务消费一片兴旺,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一季度成绩来之不易,更为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开了个好头。气可鼓而不可泄,接下来的二季度非常关键。怎么干?
外贸继续向“稳”。近期召开的省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全省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均把“稳外贸”放在重要位置。广东作为外贸大省,稳外贸无疑具有特殊意义,这既关乎当下的“稳增长、保就业”,更决定未来的“强产业、拓空间”。要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多措并举稳住外贸市场,稳固现有贸易渠道,积极开拓多元市场,在扩大服务贸易上多做文章,保存量、拓增量。其中,身为我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主办地,广州更责无旁贷。高水平办好广交会,努力将自身外贸韧性转化为全球竞争的新优势,殊为关键。

机械狗整齐划一的动作吸引大批人围观
供需持续向“新”。“供”为产业。广交会之所以能“长办常新”、源源不断吸引新面孔,“总能整出点新花样”(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无疑是关键所在。产业向“新”,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持续巩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势头,加大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落地应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需”看消费。当前,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已成为消费新趋势,也是提振消费需求的新动能。消费向“新”,一方面,要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惠及领域进一步延伸拓展,持续放大撬动效应;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型消费,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不断挖掘消费增量,激发消费活力。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坚决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多广东贡献。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文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 吴子良 王燕 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