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居民怎么办
当面临土地确权问题时,居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土地确权流程和规定
村民应当首先了解土地确权的具体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以便为自己的维权提供基础。
与村委协商沟通
村民应主动与村委进行沟通,了解不给予确权证的具体原因,并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果村委有合理的解释和依据,村民应予以理解和配合;如果村委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村民可以提出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向政府提出申请
如果协商无果,村民可以向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提出土地确权申请,请求政府协助处理。在申请时,村民应提供充分的证据和资料,以支持自己的诉求。
向相关部门举报
如果村委仍然拒绝给予土地确权证,村民可以向党委、政府办公室(厅)或党委农工办等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举报时,应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资料。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和处理,以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司法途径解决
如果政府处理决定仍然无法让村民满意,村民可以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村民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理由,以支持自己的诉求。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土地权属进行审理和判决。
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村民因土地拆迁、进程买房落户等原因导致退出农村土地,将不能够得到农村的土地,但对于新增人口,还是可以通过继承获得土地,也可以通过申请农村多余的“预留地”或者集体组织内部有人自愿退出土地,而导致这些土地重新分配才能够获得土地。
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如果遇到土地被他人确权的情况,必须由政府处理,由政府作出确权决定。法院只对宅基地侵权纠纷有管辖权,对宅基地确权纠纷没有直接管辖权。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处理机关申请复议。上一级处理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在3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居民在土地确权过程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建议村民在遇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依法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