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也能拍大片!全国摄影名家手机作品展开幕
华声在线8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思佳 通讯员 吴平 刘哲)从“记录者”到“创作者”,从“专业工具”到“随身艺术媒介”,手机摄影正以其便捷性与强大的创作能力,重新定义大众与艺术的关系。今日,“你在场,月才满”摄影名家手机作品展在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开幕,共展出全国50余位摄影名家的80余幅手机摄影佳作。

“你在场,月才满”摄影名家手机作品展开幕。(主办方供图)
展览以“科技赋能艺术,全民共享创作”为核心理念,分为“对自然和山水的想象”“对科技的感知和运用”“手机在艺术摄影领域的应用”“手机作为专业肖像拍摄工具的探索”“手机摄影在动态场景与复杂光线下的响应能力”五个单元,通过创新的展陈设计、专业的作品筛选、精巧的空间布局与极具巧思的光影设计,展现手机摄影的独特魅力,推动摄影创作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

展览现场(刘思佳 摄)
展厅内,3米、6米、8米不同规格的巨幅展览作品依次铺展,专业级制作的作品以细腻的画质和丰富的色彩层次,令人震撼,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驻足观看、打卡拍照。“原来手机还能这样拍!”来自浏阳的摄影爱好者李女士感慨,展览作品颠覆了她对“好作品等于好相机”的固有印象。

展览现场(刘思佳 摄)
“希望通过这个展览,系统呈现摄影名家如何将手机转化为艺术创作工具的实践路径,传递‘摄影艺术并非遥不可及’的理念,鼓励更多人拿起手机,用镜头记录时代、书写生活。”展览执行策展人孟美邑介绍。

观众在认真观看展览作品。(刘思佳 摄)
开幕式后,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以《算法变革与融创美学——新大众文艺时代的手机摄影实践》为题,开启了一场思想与艺术的深度对话。他以敏锐的行业洞察,深入剖析了摄影从专业领域转向全民实践对视觉文化的重塑过程,探讨了数字科技如何赋能摄影的创作、传播与审美升级,并结合鲜活的作品案例,揭示了技术革新如何为艺术表达拓展更广阔的天地,令现场的爱好者深受启发。
据介绍,手机摄影的蓬勃发展正为湖南摄影事业注入鲜活力量。近年来,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通过组织手机摄影赛事持续拓展创作空间,在重要品牌赛事与展览中增设手机摄影类奖项或展览单元,以更包容的姿态降低大众参与门槛。
本次展览由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省摄影家协会、谢子龙影像艺术馆支持,将持续至9月7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摄影讲座、影像派对等配套活动,邀请摄影名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创作心得,进一步推动手机摄影艺术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