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梦·劳动美】税徽闪耀雪域 丹心映照初心

时间:2025-05-02 08:44:00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丁玉梅

4月29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国家税务总局门源回族自治县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包玉芬,已从北京回到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再次踏上故土,祁连山的雪峰掠过眼帘,她仿佛看见了二十年前,那个大学刚毕业同样星夜兼程、同样心跳如鼓返乡的自己,只是那时的她满心憧憬,如今的她步履坚定。

2005年,大学成绩优异的包玉芬,拒绝网络公司抛来的橄榄枝,毅然决然选择回到家乡。从事税务工作的第一天,面对科室轮岗的常规安排,她毫不犹豫举手申请:“我想去一线窗口!” 那双清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基层工作的渴望。

初入税务领域,这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跨界新人”,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面对堆满办公桌的税收法规汇编和纳税人的专业咨询,她白天将票据按颜色分类建档,夜晚就着台灯用红蓝铅笔在《征管法》《增值税暂行条例》上标注重点。一本本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记录着她从零开始的成长。

在大厅负责发票开具工作时,包玉芬经常在现金交易中点错钱。一次偶然看到银行自动点钞机精准计数,她灵机一动:“能不能做个找零系统?”很快,她主导设计的“找零系统”上线,彻底解决了窗口现金税款找零错误率高的难题。此后,为打破信息壁垒,她利用业余时间用VB语言编写代码,成功开发出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单位内部信息实时共享。“现在政策更新后,大家能第一时间看到,工作效率提高多了!”包玉芬自豪地说。

2011年,包玉芬担任办税服务厅主任。她仅用一周时间,就将35项税收政策梳理成图文并茂的《税收优惠政策指引》,通过办税服务厅一体机和税企平台发布,累计查询量近2万次。

“她是个特别有耐心的人!2010年,我到大厅办税时就认识了她,即使现在退休了也时常有联系呢!”谈及包玉芬,已退休的纳税人尤琪芬回忆,2023年,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上线,包玉芬专程到公司手把手教学,直到大家熟练操作为止。

作为纳税服务志愿者,包玉芬还是个“矛盾调解员”。在辅导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她常遇到离婚夫妻因子女专项附加扣除产生纠纷。她总是不厌其烦地反复沟通,用政策讲道理,用真心解心结,让双方最终达成共识。

制作覆盖11类214项办税事项的藏汉“双语”业务办理指南;带头组建辅导团队,累计为7827户次纳税人给予税收宣传辅导;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帮助127户企业通过“银税互动”获得信用贷款4327万元……扎根基层的这些年,包玉芬步履不停,跑遍田垄和草原,为的是让群众少跑腿、企业得实惠,“政策暖了,人心就聚了。”包玉芬总是这样说。

“她思维敏捷、虑事周全,始终秉持恪尽职守的信念,在岗位上总想着多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多为群众排忧解难。”谈及包玉芬,国家税务总局门源回族自治县税务局副局长韦琛这样评价。

韦琛向记者介绍,2021年,包玉芬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探索创新征管方式,牵头联合地方8个部门构建起 “税务+N”协作模式。这一模式的落地实施,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税费共治工作机制日臻完善,为税收征管工作注入新动能。

从窗口“台前”到征管“幕后”,她的心始终牵挂着纳税人,联合其他部门优化25项常办业务流程,精简资料报送。资料薄了,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门源县税务局政务服务满意度常年保持在100%。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载誉归来的包玉芬没有停歇。她忙着逐一致电纳税人,细致收集新系统的运行反馈。午休间隙,她抽空给帮扶对象桐桐发去微信,关切询问孩子的近况与生活需求。“这孩子生性腼腆,每次回复都说一切安好。马上到假期,我得去看看才放心。”

不光是桐桐,正读小学六年级的燕燕,也早已成为她心中的牵挂。得知孩子父母不在身边,靠外公外婆清扫街道抚养,她不仅定期送去学习和生活用品,还常常辅导功课。

岁月无声,却见证着她的坚守;高原不语,却铭记着她的奉献。包玉芬将继续在这片热爱的土地上,以税徽为灯,照亮服务群众的道路,用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税务华章,让那抹闪耀的税徽,在雪域高原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编辑:韩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