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项目攻坚春潮涌

时间:2025-04-24 10:11:00

由阳东区属国企万象集团投资的阳东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在抓紧建设。

受访者供图

阳东区绿色智慧物流城项目预计今年7月投入使用。资料图片

这个春天,阳东很“忙”。

近日,阳东举办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活动,工业投资交出了一份扎实的成绩单:2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竣工投产,其中集中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约11亿元;集中动工项目13个、总投资约15亿元;集中竣工投产项目5个、总投资约4.5亿元。项目类型涵盖新型储能、绿色智算、智能家居、高端制造、园区基建等领域,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突破60亿元。

重大项目是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在全球经贸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阳东新一年的大项目签约、建设热度不减,实为不易。

这其中既有国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在关键领域先行示范;也有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活力,在多元赛道踊跃参与。这种“国企引领+民企跟进”的发展模式,让阳东经济发展“加速跑”,一批批前沿技术、新兴产业项目不断落地,促进全区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

拼经济就是拼产业,抢未来必须抢项目。这一场关于城市能级跃升的攻坚战,阳东拼全力、抢时间,密集掀起招商引资、大项目动工热潮,奋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南方日报记者 黄林

本期统筹:黄韬炜 冯斌强 陈运恩 黄林

国企先行示范

持续加码工业投资

阳东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活动中,国企的表现无疑备受关注。

集中动工的13个项目中,阳东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和阳东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含清关中心项目)都由阳东区属国企投资建设,翻开了阳东国资国企重点项目建设新篇章。

作为阳东产业发展主平台配套项目,阳东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由阳东区属国企阳江市阳东万象置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万象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位于阳东区北惯镇新工业大道北边、金田六路西边地块,总建筑面积约6.4万平方米,将配建1栋人力资源交易中心综合楼主楼(21层)、2栋人才公寓,预计今年12月投入使用。项目顺利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完善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补齐园区人力资源服务短板,为园区提供强劲的人力资源支撑,打造阳东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

除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万象集团投资的阳东区绿色智慧物流城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据介绍,阳东区绿色智慧物流城项目集商贸、仓储、集散、配送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进一步健全当地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流通网络,扩大区域仓储物流能力,助力物流、电商、会展等服务业发展。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将建设1栋仓库、3栋冷库,目前已完成项目总进度超60%,预计今年7月投入使用。

阳东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含清关中心项目)则由阳东另一家区属国企——阳江市阳东区金锋城市投资集团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将建设跨境电商出口孵化办公集聚区、选品商品展示中心、头部品牌孵化基地、跨境电商对接资源中心等。此外还将打造用于处理进出口货物清关事务的清关中心,主要功能包括海关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等,提高企业清关效率、降低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助力当地企业扬帆出海,增加销售额。

阳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国企投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了国有资本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领域的引领作用,既是阳东深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的关键举措。阳东将进一步引导国企深耕产业投资,加大产业投资力度,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拓展产业链条,助力打造产业集群,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国资国企是地方财政的“第二只手”。三年前,阳东区大刀阔斧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将17家区属国企整合为5家,推动区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了53.21%。随着改革纵深推进,国企越来越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也持续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阳东以国资国企积极担责任、促发展,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形成项目建设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局面,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多元主体参与

新一批重大项目民企投资近九成

除了国企的积极参与,今年以来,阳东的大项目签约、建设、投产还有很多看点,其中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新签约项目中,不少项目预计年税收超1000万元,将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发展。如中国(阳江)算力服务器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4200万元,用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制造核电站、医疗放射科、核应急等领域的高精度探测设备,达产后年产值4.5亿元,年税收1500万元;中国(阳江)核辐射探测仪器制造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1亿元,用地面积7200平方米,将建设算力服务器制造中心,拉动上下游软硬件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联动,预计达产后年产值14亿元,年税收1000万元。

据统计,阳东2025年第一批新签约的重大项目中,民营企业参与投资项目近九成。民营企业用真金白银“押注”阳东,令人振奋。是什么吸引民企“老板们”将目光锁定阳东?

厚积成势的产业集群、低廉的成本优势、良好的营商环境,答案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凭借灵活的市场机制和创新活力,让阳东产业投资更加多元化。例如,有的民企通过合资模式创新,即由国企参投,助力民企核心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实现“政府统筹+市场化运营”双轮驱动。

以中山开通公司为例,该企业主要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的压铸件、高端白色家电上的压铸件,以及欧美户外烧烤炉和大烤箱的核心零部件——旋塞阀、减压阀和智能系列阀门,在业内凭借技术创新、品质管控、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突出表现,赢得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今年初,由万象集团成立的粤西地区首只产业基金参投1000万元,中山开通公司在阳东注册法人主体——开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把生产线整体搬迁到区位及产业链优势更明显的阳东。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未来将在阳东新厂引入全自动生产线、智能检测系统和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通过新设备及智能化升级,预计年产量将增至2000万套压铸件产品,生产效率有望整体提升80%。

“项目落地阳东,主要看中这里完善的产业配套以及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从前期筹备到如今顺利动工,阳东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无论是手续办理还是政策解读,都安排专人对接。对于项目的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动工企业浙江吉成实业有限公司经理卓朝库介绍,这次动工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预计年产值6.7亿元,年税收2600万元。未来拟建设广东阳江智能家居产业园,打造集智造研发、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生产、生活、办公、智慧园区等功能为一体的标杆性产业园。

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可窥见阳东越来越清晰的产业发展趋势——在信心比黄金还珍贵的当下,民营企业对地方经济稳投资的作用愈发重要。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撑起了阳东产业投资的“半边天”,将进一步助力阳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阳东“1+3+3+X”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产业向新图强

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格局

今天的投资,未来的市场。若梳理今年以来阳东大项目投资、建设清单,不难发现,绿色智算、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在阳东大项目建设中占有重要一席。而这也体现了阳东作为工业强区在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重构产业格局。

首先是绿色智算项目。近年来,阳东以打造“绿能新城”为目标,扎实推进核、风、光、储、蓄、氢、装等产业发展,推动超千亿绿色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发展,全区已建成投产、在建和已核准的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超1400万千瓦,2024年全年发电量达523亿千瓦时,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绿色能源供应基地。在此背景下,阳东正携手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公司打造10000P(1P算力相当于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的阳江绿色智算中心,致力于建设以阳江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算力示范中心。

阳东绿能资源丰富,可为智算中心提供稳定、低价、零碳的电力支撑。同时,智算中心作为高载能项目,可规模化消纳区内富余绿电,推动绿电从“发电”向“发电+增值”转型。绿色智算中心建成将有力推动阳东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算力—数据应用”产业链,进一步促进阳东能源产业高端化,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极。

当前,绿色智算中心正加紧推进前期规划,投资约68亿元,建成后将形成汇聚超100个高质量数据集、孵化1000多个行业模型、服务10000多个客户、带动形成5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

再看生物医药项目。事实上,阳东早早就在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去年,阳东以“拿地即开工”的高效工作机制,引入广东汉通医疗科技同位素制造中心项目落户大沟镇,该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建设仅用2天时间。据介绍,该项目一期医用同位素研发生产基地规划用地40亩,计划总投资为4.1亿元,主要聚焦于医用放射性同位素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稳定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业收入30亿元,综合年税收约1.8亿元。

3月23日,由广州楹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农林生物基材料生产线(一期)在大沟镇举行动工仪式。据介绍,该项目是全国乃至全球首条万吨级绿色集成生物炼制生产线,依托阳东及周边丰富的竹木及秸秆等资源,对竹木原料和农废就地利用,产出高附加值原料级生物基新材料产品。其下游涵盖生物基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医药、建材等产业,有助于阳东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项目总投资6.8亿元,第一期占地面积40亩,投资2.3亿元,一期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6亿元,贡献税收超1700万元。

而今年新签约的广东源界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中国(阳江)核辐射探测仪器制造中心项目,又一次将目光锁定生物医药行业,将生产医疗放射科高精度探测设备。

瞄准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阳东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既响应了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又能填补产业链空白。生物医药产业之外,依托阳江核电等设施,未来阳东或可通过“核药+高端设备”双轮驱动,构建特色生物医药生态。

低空经济项目方面,阳东动作频频。去年以来,依托区域内合山机场及2500平方公里、3900米高度的净空飞行条件,阳东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与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并积极对接中科检测、广东省无人机行业协会、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团队,从智库服务、政策咨询、产业规划、招商推介、赛事承办等方面,全面助推阳东低空经济发展。

“围绕阳江合山机场,我们将打造低空经济创新融合产业基础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9.5亿元。该项目已列入2025年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珠海市—阳江市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阳江市阳东区低空经济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梁宏统介绍,该低空经济创新融合产业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内容丰富,涵盖低空产业领航载体、综合服务枢纽、无人机试飞测试基地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吸引无人机制造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将有力完善阳东区低空经济产业链,推动无人机制造、低空旅游、航空物流等产业深度融合,为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注入新活力。

商机转瞬即逝,企业投资既要有前瞻性,也要留足“提前量”。阳东早早布局新兴产业,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集聚,逐步构建起全新且完整的产业链。

产业向新,发展才能以质取胜。今年以来,阳东迎来重大项目建设热潮的背后,实则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此轮大项目建设热潮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阳东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生动实践。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阳东将加速从“制造强区”向“智造强区”跃升,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更强支撑。